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市政務要聞

從經濟圈布局看呼和浩特擔當

2024/12/31 11:01:36

一座城市的發展上限究竟在哪?

呼和浩特以實際行動彰顯首府態度:只要不設限,發展無上限。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目標明確,全面建設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擔當首府使命,彰顯首府作為。

加快建設“首府都市圈”,著力構建以主城區為核心,半徑覆蓋各旗縣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城鄉一體化“都市圈”;主動引領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實現城市間協作聯動、互補發展;深度融入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把首府建成全方位服務京津冀的“腹地”;全力推動面向俄蒙歐“對外開放圈”,努力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核心節點……

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中,這一跳出自身找差距、謀勢而動尋發展的思路引領,在推動呼和浩特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擔當時代新使命、服務國家大戰略中展現出了呼和浩特張力。

首府都市圈 跳出“1+1>2”的簡單疊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核心目的是“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俯瞰青城,各地自然資源稟賦差異較大、面臨的發展問題也不盡相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統籌協調是內在要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時間回到2021年。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加快建設“首府都市圈”,大力推進市區與旗縣之間、各旗縣之間公路網建設,織密交通網絡,暢通發展“動脈”,著力構建以主城區為核心、半徑覆蓋各旗縣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城鄉一體化“都市圈”。

三年時間,一座城市的變化能有多大?

呼和浩特市域空間整體實現系統化布局、交通物流網絡實現高效互聯暢通、產業園區實現科學整合布局、公共服務一體均衡提質......

奔馳在首府“一橫兩縱四環三樞紐十二輻射”立體交通網上,來自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專家們正前往和林格爾縣實地考察綠色算力的調度使用情況,查看“北研發、中孵化、南應用”的創新格局;大青山水磨村,廣東的游客正在從手機上查看著“一廊兩軸五帶”的文旅線路推薦,放眼望去,感慨“兩屏四帶多點”生態空間架構;黃合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正在享受著以助醫、助餐、助潔、助樂、助急、助浴為基礎服務內容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土豆豐收季,武川縣的優質土豆通過新建的S43、S29、S311等高等級公路快速運往全市及周邊各地......

強首府,離不開區域強。

功不唐捐。事實證明,在國家戰略中找準定位,與宏觀政策進行有效銜接,一個地方才能更好融入發展大局。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這座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五宜”之城正在煥發強勁動力。日前,《呼和浩特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式獲批,國家層面定位呼和浩特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首府各地早已融成一片、連在一起。在這背后的,是堅持“共下一盤棋”,跳出“各管一畝地”的頂層設計;是跳出“1+1>2”的簡單疊加效應,劍指向前向新的“指數級爆炸”式發展思維;是前瞻性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奮力搶占發展制高點的無畏決心;是兼顧效率與公平,補齊短板、縮小差距,牢牢把握區域協調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今天,一幅幅區域聯動發展的工筆組畫正在徐徐鋪展,連綴成“首府半小時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圖景。面向未來,首府必將以“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的發展思維,在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橋頭堡上不斷展現首府新作為!

呼包鄂烏“一小時經濟圈”做區域發展“火車頭”

握指成拳,方能同心同向,合力致遠。

2021年10月,自治區印發《呼包鄂烏“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緊盯“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緊盯區域協同發展共性難點問題,推進呼包鄂烏區域發展,打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

作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區域優勢明顯。區域協調化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內在要求,也是呼和浩特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

在這場關于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全景式探索中,呼和浩特怎么做?

2021年9月,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報告中率先提出:呼和浩特要主動引領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推進公共資源共享,增強區域產業、生態治理和社會治理合作,實現城市間協作聯動、互補發展。作為首府,呼和浩特不斷強化首府意識、扛起首府責任,體現首府擔當,走在前,作表率。

三年時間,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帶來了什么?

變化在政務服務“四城通辦”的每一個業務場景,在醫療檢查報告互認的現場,在飛馳的動車車廂里,在……

隨著呼包鄂烏一體化進程加快,四市政務服務“四城通辦”的業務越來越多。在呼和浩特市的政務服務場所,無論戶籍在不在呼和浩特,都可以辦理公積金業務、結婚登記業務等。以呼包兩市為例,312個高頻事項都納入了通辦清單,并統一了事項要素。四地往來更加便利、頻繁,包頭與呼和浩特之間開通了十多趟動車,車程只需要1小時……

抱團發展,相互賦能。實踐證明,主動擔當作為,發揮首府功能,在全區發展規劃中當好領頭羊,把握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就能不斷推動四市一體化發展進度,在引領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貢獻呼和浩特力量。

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經濟相融、民心相通,四市區域化發展以來碩果累累、氣象更新。

2024年年初,呼和浩特又立足推動呼包鄂烏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編制完成了《呼和浩特都市圈規劃》。

不斷完善跨城市合作發展新機制,增強發展的協同性、聯動性與整體性,推動城市間由資源競爭轉向競合并進、協作分工;推進公共資源共享,增強區域產業、生態治理和社會治理合作,實現城市間協作聯動、互補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1小時鐵路經濟圈”“2小時公路經濟圈”四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入推進,一個充滿活力的呼和浩特將集聚更多生產要素;展覽資源、演出資源、培訓資源共享,四市旅游一體化發展,打造區域聯盟,規范文旅市場,合力共建智慧文旅,呼和浩特的文旅魅力會更加彰顯;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產業發展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科技創新協同發展,一個充滿勃勃生機的中心城市正在拔節生長。一個要素流通順暢、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優美的中心城市,正在緩緩走來。

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 厚植呼和浩特張力

如果說,抱團發展只是一種戰略上的謀勢而動,那么,一個地區要在區域發展中成功突圍,靠的則是聚力合力、順勢而為的智慧和底氣。

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是溝通華北、東北和西北經濟聯系的樞紐,更因與首都北京、與蒙古國近在咫尺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前沿。加上黃河“幾字彎”城市群的利好因素和打造呼包鄂烏一小時經濟圈的潛在因素。

主動融入新格局,服務國家大戰略,全力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呼和浩特跨越發展題中之意。

謀定后動,借力發力。

緊盯“高鐵時代”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的利好環境,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深度融入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主動承接京津冀溢出效應,建立產業轉移承接、資源協同互補、人才交流互動新模式,把首府建成全方位服務京津冀的“腹地”。

三年成績有目共睹。

——六大產業集群方面引進落地京津冀地區重點投資項目68個,投資額接近1230億元。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和交能融合產業創新中心先后建成,推動落地智能傳感、聲紋檢測等5項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成果,與陳十一院士團隊合作實施航空航天仿真計算科技“突圍”項目,與歐陽明高院士團隊開展交通和能源行業應用場景挖掘培育合作。

——在中關村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設人才飛地呼和浩特科創中心(北京),引進落地北大葉酸超分子材料、中科院“數字心臟”等重點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37項。

——落地“京數蒙算”智算產業園項目,建成后總算力規模9萬P。

——北京-呼和浩特全球首條商用400G全光省際骨干網開通,實現互訪延時7毫秒以內;

——通過和林格爾新區多云算力資源監測調度平臺實現“和-京-蕪-貴-渝”算力調度平臺互聯互通。

——18家北京數據企業落戶和林格爾新區,已建成算力2.4萬P,對口保障北京相關企業使用算力1.1萬P,占比46%。

——建成蒙西托克托外送200萬千瓦風光項目,每年為京津冀地區輸送綠電41億千瓦時。

——面向京津冀開通尊享草原、北疆風情、沙漠之旅、精品冰雪旅游等5條線路,每年吸引京津冀地區游客超30萬人。

——與北大金秋教育集團、首都師范大學、北京一零一中學達成合作辦學;與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北師大第三附屬中學等3所學校開展了結對共建。

——實施兩輪“雙首”健康行動和“醫療倍增計劃”,與北京市42個醫療機構合作10方面、100個項目;

——建成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癌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啟動建設友誼醫院內蒙古分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合作建設心腦血管醫院。

——聯動天津港共同打造“區港聯動”物流服務平臺,開通“天津港-曹妃甸-呼和浩特”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

在放眼全局中找位置,在融入全局中把機遇。

隨著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醫療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現代消費中心、綠色金融中心,休閑度假中心和教育中心建設步伐的不斷加深,無論對于提升呼和浩特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能級,還是推進呼和浩特綜合實力全面增強、經濟發展全面轉型、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意義深遠。

面向俄蒙歐“對外開放圈” 乘風破浪立潮頭

在全球視角中尋求機遇,在開放中找動力、在開放中搶先機、在開放中贏未來是這座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必然選擇和全新路徑。

坐擁節點地利,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在對俄羅斯、蒙古國乃至歐洲的對外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經貿往來的重要樞紐,眾多貿易通道由此延伸,促進雙方商品流通;在文化交流上,憑借其獨特的草原文化底蘊,搭建起文化互動的橋梁,增進彼此文化的相互了解;在人員交往方面,作為交通節點,為商務出行、旅游觀光等活動提供便利,推動了區域間的友好合作與民間交流,增強了相互間的聯系與合作,提升了地區的國際影響力和開放度,為對外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支撐與保障。

責任在肩,舍我其誰?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以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中蒙(合作)論壇為平臺,深化貿易、金融、文旅、物流、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努力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核心節點。呼和浩特將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與鞏固經濟發展態勢結合起來,全力推動面向俄蒙歐“對外開放圈”。

數字會說話。一組數字可以看出首府融入俄蒙歐“對外開放圈”的成效:2021以來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近760億元。2024年實現預計222億元。逐年上升的數字,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機會稍縱即逝,發展時不我待。三年來,呼和浩特培育對外貿易過億美元企業6家,過千萬企業45家,與全球160余個國家和港澳臺等地區建立貿易往來;三年來,跨境物流通道建設不斷完善,中歐班列累計開通發運線路12條,打通TIR國際道路運輸路線,首次實現國際貨運航線常態化運行;三年來,開通天津—呼和浩特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落地全區首單“區港聯動”保稅加工業務,首府開放平臺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強......

肩鴻任鉅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呼和浩特形成了“口岸+平臺+功能區域”的口岸發展格局,累計注冊跨境電商企業200余家,貿易額突破20億元,總量居全區首位,獲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

今天的呼和浩特,外貿規模和渠道加快拓展、對外吸引力持續增強、合作交往更加密切;今天的呼和浩特,正在聚焦建設區域開放型城市、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樞紐節點,構建全域開放的新格局;今天的呼和浩特,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態,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來源于:青橙融媒官方微信

  • 公司概況
  • 企業介紹
  • 發展歷程
  • 領導班子
  • 組織機構
  • 新聞中心
  • 市政務要聞
  • 集團新聞
  • 業務發展
  • 供熱板塊
  • 燃氣板塊
  • 房地產板塊
  • 物流板塊
  • 企業文化
  • 企業理念
  • 職工文苑
  • 企業風采
  • 企業榮譽
  • 版權所有2022 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氣熱力集團有限公司     蒙ICP備17004749號-2     友情連接:呼和浩特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